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沧州——访沧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宋仁堂
发布时间2021-03-16 09:40 来源: 收藏本文
河北法制报记者 陈兆扬
党的十八大以来,沧州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决策部署,不断深化依法治市和法治沧州建设,为加快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建设经济强市、美丽沧州提供了良好法治环境。在这一过程中,沧州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又该如何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沧州?记者就这些问题专访了沧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宋仁堂。
记者: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接下来,沧州将如何把握并学习宣传贯彻好习近平法治思想?
宋仁堂: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在学习方面,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整体性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各级政法机关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重点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的“十一个坚持”,努力吃透基本精神、对标领会核心要义,以领学促学推动广大政法干警特别是政法领导干部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同时,推动依法治市相关单位制定学习培训计划,通过学习培训班、研讨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实现法治专门队伍和法律服务队伍学习培训全覆盖。在宣传方面,通过开展政法大讲堂、“双百”报告会等活动,专题宣讲习近平法治思想及其生动实践。加强与宣传部门、新闻媒体的沟通协调,在传统媒介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报道访谈、体会交流,在新兴媒介通过制作小视频、推送解读文章等方式,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形成自觉。在贯彻方面,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入落实党中央相关决策部署,特别是针对当前法治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不断提高法治沧州建设水平。同时,积极推动市委、市政府开展专项督查,以压力的层层传导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记者:请您谈谈近年来沧州依法治市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和亮点?
宋仁堂:近年来,沧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着力推进依法治市,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一是立法引领保障作用充分发挥。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主导作用,统筹推进立法决策和改革决策,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生态环境保护、城乡建设与管理等领域开展立法,出台地方性法规6件、政府规章7件。二是行政执法行为更加规范。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有效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沧州市行政执法案卷质量评查全省名列前茅。同时,成立了全省首家行政争议化解中心,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加强行政争议化解,社会公众满意度不断提高。三是司法公平正义持续彰显。全市法院系统推动网上立案、网上开庭常态化,多项网上办案数据排名全省第一,“智能化监管”经验做法在全国法院系统推广。检察系统建立认罪认罚“双督双考核”及法律援助全覆盖机制,量刑建议提出率和采纳率位居全省前列。2020年,全省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督查工作中,沧州法院系统位列全省第一、检察系统位列全省第二。四是法治宣传亮点纷呈。沧州市被评为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城市,新媒体普法工作始终保持全国领先,四家单位的五个新媒体账号荣登全国政法系统“四个一百”优秀政法新媒体榜单,受到中央政法委表彰。
记者:站在新的发展阶段,沧州如何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推进更高水平法治沧州建设?
宋仁堂: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沧州市委九届十次全会确定了加快实现沧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目标要求,这些都需要坚持“严细深实快”作风,营造更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一要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全面领导,牢牢抓好“关键少数”,切实发挥法治示范引领作用。要推动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做尊法的模范;带头了解法律、掌握法律,做学法的模范;带头遵纪守法、捍卫法治,做守法的模范;带头厉行法治、依法办事,做用法的模范,从而带动全社会共同推进法治沧州建设。二要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理论研究和考核评价,积极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深入开展“我执法我普法”在线活动,特别是当前,要聚焦重点、同向发力,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疫情防控工作,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法律法规,不断提升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水平。三要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持续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顺利完成从“四梁八柱”到“内部精装”,规范司法行为、深化司法公开、加强司法监督,努力实现司法人员专业化、行为标准化、管理制度化、流程规范化,有力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四要加快法治文化建设和普法宣传,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推动群众养成自觉守法的观念,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增强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让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切实形成全社会诚实守信、重德守诺的良好风尚,为加快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建设经济强市、美丽沧州营造良好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