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 奋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邢台——访邢台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崔大平

发布时间2021-03-22 10:35   来源:   收藏本文

  河北法制报记者 王智勇
 
  去年,邢台市委政法委组织全市政法战线,坚持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守正创新、“邢”稳致远为关键,聚焦“保五争三拼第一”目标,抓重点、破难点、树亮点,不断深化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和过硬政法队伍建设,多项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近日,记者就如何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创邢台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专访了邢台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崔大平。

  记者: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中,要求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请问邢台市政法系统怎样运用法治思维把控防范各类风险?

  崔大平:邢台市政法系统树牢底线思维,坚持“不出事、再出彩”工作理念,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人员,主动查隐患、除隐患,坚决守好首都政治“护城河”邢台防线。一是突出防范金融风险,加强事前预防处置和正面宣传引导,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规范金融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二是全面防范社会风险,严格落实重点项目、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通过评估发现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化解。组织开展重大风险隐患集中化解攻坚行动,梳理交办两批重大风险隐患301件,督办化解279件,化解率达92.7%。三是重点防范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加大对舆情应对力度,建立市级分管领导主动牵头处置负面舆情和问责机制,提高负面舆情处置水平和实效,全市未发生涉政法重大网络舆论炒作。
 
  记者: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必须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请问邢台市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有哪些创新和经验?

  崔大平:邢台以被列为全国第一期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为契机,构建了具有邢台特色的社会治理新格局。针对社会治理基层力量薄弱难题,以综治中心为统领,加快推进“多网合一、一格多能”网格服务管理模式,由村(居)党组织书记担任网格长,18546名党员干部为网格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以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为工作重点,整合司法、公安、人社等部门力量,推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146”矛盾纠纷多元调处体系。对基层涌现的有基础、有实效的工作做法及时建立工作试点,重点扶持推进。邢台市委政法委被评为全国平安医院工作表现突出集体。首创见义勇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得到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李顺桃高度肯定。综治视联网点位数全省第一,铁路护路工作连续三年全省第一。综治中心工作经验被中央政法委刊文推广。平乡县整合优势法治资源,创新建立“依法治理中心”的做法,先后被新华社《半月谈》《新华社内参》、中政委《长安》杂志和省委《政研与决策》、省人大《公民与法治》等刊发推广。沙河市打造的“六中心”合一多元化解矛盾模式在全市推广,实现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全覆盖,得到国家信访局主要领导、省委领导肯定。清河县“鉴调一体化”做法被省司法厅在全省推广。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邢台市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做了哪些工作?

  崔大平:邢台市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打造成邢台最靓丽的名片。通过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确保黑恶势力无处遁形。2018年1月至2020年底,全市打掉涉黑团伙7个、恶势力犯罪集团36个、恶势力团伙117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386名,破获刑事案件1187起,逃犯清零到案人数全省第一。2020年全市刑事警情、治安警情、8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两抢一盗”案件都有同比下降,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大幅提升。我们还持续深化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党委政法委创新执法监督机制,加大对政法单位案件评查力度,执法瑕疵率保持全省最低;法院系统加大执行工作力度,执行质效连续22个月保持全省第一;检察机关在全国率先推动网上检察室建设,得到最高人民检察院肯定推广;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我们不断深化法律服务实效,积极推进“互联网+公证”,践行“最多跑一次”承诺,大力实施在线咨询、预约,采取邮寄、自助取证柜等送达方式;缩短办证时间,由法定15个工作日普遍缩短到3个工作日;强力推进“无证明城市”创建工作,全面深入清理、精简、优化各类证明事项,提升服务效率,最大限度便民利企。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广告业务  |   实习申请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